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J9九游会官方网站寻访中国乡村体育好教师
J9九游会官方网站寻访中国乡村体育好教师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推动乡村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等共同开展2024“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寻访活动。通过组织推荐、媒体寻访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寻访到一批活跃在乡村一线的青年体育教师。
这些青年体育教师,用奉献与坚守,扎根乡村校园;用热情与汗水,带领学生强健体魄,锻造强国青年的意志毅力,为孩子们点亮脚下之路。希望通过这些乡村教师的事迹,激发更多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热情,向公众展示乡村体育教师的体育强国梦,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乡村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013年大学毕业后,张国栋考取了特岗教师,成为河北省大名县西店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十余年里,他带领学校田径队的孩子们奔跑在乡间田野,开启了一场速度与的逐梦之旅。
西店中学地处偏远乡村。此前办学条件落后,在校生只有100多人。在那片曾经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土地上,他和学生用双手和汗水,开辟出一条通往梦想的跑道——一条不足170米的圆形跑道。由于缺少专门的田径训练器材,他们就地取材,废旧轮胎变阻力带,水泥石块当杠铃,人背人进行力量训练,砖头成标志墩……过往的一幕幕,成为他们为追梦勇往直前的生动写照。
在张国栋的耐心指导下,李亚轩、赵雪晴、郭家丽等一批批学生成长为颇具潜力的体育人才。这背后,是张国栋因材施教、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训练方案所付出的心血。
训练场上他是严格的老师,生活中他是孩子们的“大家长”。为了提升田径队的训练效率与营养保障,他主动肩负起孩子们的日常饮食。为了保证孩子们营养全面,他每顿饭都要做6个菜,把自己练成了手艺不错的“大厨”。白天,他带着孩子们训练,晚上给孩子们做饭,“以校为家”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现在的西店中学有了食堂,操场也修建起塑胶跑道。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他将继续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做教师中的“酷跑者”,做带领孩子们强健体魄的“追梦人”!
在湖南省湘乡市壶天镇日新学校,一块不完整的篮球场地,见证了黄超与孩子们对体育梦想的执着追求。黄超坚守乡村教育20余载,用智慧与爱心,为孩子们点亮体育之光。
2020年,黄超携手湖南湘成俱乐部,将28名四川大凉山彝族孩子带出大山,用足球点亮通向未来的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足球小将们迅速成长,连续两年获湖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一等奖J9九游会首页入口、第十届舒莱狮·海西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等一系列奖项。黄超荣获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宣传突出贡献奖。
黄超深知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他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还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孩子们筹集助学资金,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勇敢追梦。
他创新性地提出“3+1”教育模式,让这所农村学校焕发出新的光彩。2023年,该校女足参加“科勒敢创未来之星”武汉赛区比赛,黄超邀请足坛名将浦玮为孩子们作赛前指导,让孩子们惊喜而兴奋。作为学习型教师,黄超不断提升自我,他组建的学习团队获省级荣誉称号,主持的课题获市级科研先进称号。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教育贡献着光和热。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作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校体育教师的王禹,驻守乡村十余载,始终践行初心。他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为学生们浇冰场、画场地,推广冰雪特色体育课程。他在平凡中坚守体育教师岗位,无论严寒酷暑,在学校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他和学生训练的身影。
小溪(化名)是男子足球队的首发门将。3年前,他还是一个“问题学生”,在学校常打架,不愿意学习,身边的同学渐渐地疏远了他。细心的王禹注意到了这个孩子,那段时间进行足球队训练时,他总能发现,场边有一个小脑袋,原来是小溪趴在球场边,透过栅栏缝偷偷观看他们训练。看到小溪对足球感兴趣,王禹邀请他参加足球训练。绿茵场上,一踢就是3年,小溪变得自信、开朗起来,学会了关心照顾同学。看到孩子们的改变和成长,王禹感到这是自己最大的成就。
十年蜕变,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校成为哈尔滨市农村义务教育联盟式发展牵头学校,引领所在区县10所不同地域农村学校共同发展,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现在的王禹仍坚持每周到100公里外的农村学校进行体育援教,为体育工作薄弱的乡村学校带来更专业丰富的体育课程。
三代为师,育桃李满天下;一生从教,传家风志报国。王禹老师扎根在乡村沃野,传承祖辈、父辈“教育报国、诲人不倦”的优良家风,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青年力量。
自治区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小学,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雪域高原。在这个偏远的乡村学校里,有一位名叫罗松邓增的体育教师,他用自己的热情和坚持,为高原的孩子们点亮体育梦想之光。
初到门巴乡时,看到学校简陋的操场和屈指可数的体育器材,罗松邓增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当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眼睛时,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高原的孩子们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他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动手改善操场条件,填平坑洼,清除杂草,还利用当地材料自制了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器材,让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
高海拔地区的艰苦环境和相对落后的条件,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挑战。罗松邓增有时也会感到身体不适,但他总是精神饱满地站在学生面前。他给自己打气说:“孩子们能坚持,我也能坚持,我要给他们树立榜样。”课余时间,他走进学生宿舍,和孩子们谈心、聊天,他希望通过体育让高原的孩子们更加健康、自信和开朗。为了提升教学水平,他时常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2019年他受邀登上CCTV5专访栏目,展现了一位青年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风采与担当。
多年来,罗松邓增像一颗坚韧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这片高原土地上,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乡村体育教育。
1999年,19岁的王斌从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毕业,带着专业特长进入贵州省盘州市乌蒙镇中学,自此他和这群山里娃娃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他深知,山区孩子要想在体育上取得成绩非常困难,学校条件差、训练设施落后,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针对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初中学生的体育训练模式,从示范动作到动作的分解,他都手把手地教。每天天刚亮,他已陪着孩子们开始训练了。
为了给上学路途遥远的学生节省时间和精力,他把孩子们叫到自己家里,提供吃住,还自费为学生购买运动服和运动鞋……在他的坚持下,学校体育训练队从4人发展到60多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训练,学校向普通高中、体校、体工队、清华大学输送了上百名优秀运动员,学生们参加国际、全国、省、市、县各级体育比赛,屡获佳绩,荣获国家、省、市、县40余项团体奖项。
学生牛丽华2023年获成都世界大会女子半程马拉松团体银牌;学生李翔获WBO(世界拳击组织)108磅世界青年金腰带;学生郭中端2021年被选到国家队训练,现在回到贵州省体工队训练;获得全国散打冠军的何港……这些学生都成为他的骄傲。
李超群是一名95后。2017年7月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辽宁省彰武县苇子沟镇,在一所九年制学校任教。
2023年,他与CBA辽宁队主教练杨鸣一起参加《闪耀吧少年》综艺节目录制,为家乡彰武县苇子沟镇进行推广。2024年,他参加综艺片《这就是灌篮》第六季的节目录制,与杨鸣、赵继伟等篮球明星同台竞技,宣传家乡的篮球文化。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他深知体育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体育课堂上,他和学生一起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在训练中互助共进。作为阜新市篮球界的佼佼者,他多次代表阜新市参加省级乃至全国的篮球比赛,带领苇子沟镇代表队在2023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中夺得辽宁省总冠军。
在校内,他主抓篮球队训练与比赛活动,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严谨的比赛态度,培养了一支支优秀的青年篮球队伍。他组建的校篮球队多次在县区、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他以篮球为桥梁,连接起教育与体育、个人与集体、现在与未来的广阔天地,他希望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切实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力量和价值所在。
2012年,苏刊怀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农村孩子的关爱,进入辽宁省抚顺县后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当时学校没有体育教师,她一人教初中部近300名学生的体育课。
苏刊始终坚信,体育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塑造和健康生活理念的培养。为了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健康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方案,取得成效。她教授的“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课获东北三省一区二等奖;“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获得辽宁省一等优秀课。2021年,在辽宁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中,她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团队一等奖。
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苏刊格外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苏刊总是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鼓励,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帮助他们逐步提高体能素质。她帮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压力,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和勇气。
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接触新兴体育运动,她在乡村学校开设健美操课程,耐心教学、课余辅导,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健美操,在乡村土地上绽放出亮丽的体育之花。
2021年,从海南师范大学毕业的金家羿回到家乡,怀着满腔热情,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计划。两年的支教结束后,他选择留在家乡继续为乡村教育发光发热。
山东省庆云县崔口镇初级中学位于山东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是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这所乡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的体育器材很多是多年前留下来的“老物件”。
1999年出生的金家羿,是学校仅有的一名专职体育教师,在完成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他积极改善教学训练环境。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力量训练的杠铃,金家羿让学生互相扛着做深蹲;沙坑年久失修,他就利用周末时间修补,再运来沙子填;没有跨栏架,他就买来几根长水管和转换头,裁剪拼接成简易版的“跨栏架”;他还自费购买了标志杆、标志桶、足球、篮球、排球等,供学生们练习使用……他克服困难,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喜欢上体育课,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作为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年轻的金家羿用一颗赤诚之心,为热爱注入力量,为理想夜以继日,在乡村土地上默默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面对孤独症儿童小唐,他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耐心与智慧,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走进小唐的内心世界。每当小唐出现不寻常行为,雷老师总能找到他内心中的那份纯真与渴望,用温柔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给予他坚实的支持。
雷祥长巧妙地运用“游戏引导法”,将枯燥的训练融入丰富多彩的游戏之中。他耐心地陪伴小唐,从简单的拍手游戏开始,一步步引导他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在雷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小唐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尝试与人交往,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升。
在这所特殊教育学校,总能看到雷祥长忙碌不停的身影。很多像小唐这样的孩子,都得到雷祥长和学校老师的爱护和帮助。他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一名特教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用爱与智慧,点亮特殊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2023年2月28日7时30分,在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乡流江学校,黄镇像往常一样进教室辅导学生作业。
7时47分,一名学生跑到讲台上报告说,有同学被糖卡住了,只见这名同学脸涨得通红,呼吸困难,不停用双手抓住颈部拍打,此时已无法说话。黄老师判断该学生气道被异物卡住了,如果不及时救治,很可能危及生命。黄镇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他操作规范,几秒钟后,这名学生把糖和早饭都吐了出来,终于脱离了危险。
由于当地学校师资力量不足,黄镇不仅承担体育教学,还承担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边远山区,面对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挑战,他不等不靠,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成的台阶、楼梯、绳梯等,打造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课内容。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就感。
作为班主任,黄镇不仅是这群孩子的老师,还是“父母”。班上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黄镇每天很早就来到教室,关心学生的生活。教学之余,作为灯塔计划志愿教师,黄镇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走访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成绩。在这所乡村学校,他用汗水和坚持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推动乡村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等共同开展2024“希望工程·强国青年乡村体育教师”寻访活动。通过组织推荐、媒体寻访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寻访到一批活跃在乡村一线的青年体育教师。
这些青年体育教师,用奉献与坚守,扎根乡村校园;用热情与汗水,带领学生强健体魄,锻造强国青年的意志毅力,为孩子们点亮脚下之路。希望通过这些乡村教师的事迹,激发更多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热情,向公众展示乡村体育教师的体育强国梦,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乡村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013年大学毕业后,张国栋考取了特岗教师,成为河北省大名县西店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十余年里,他带领学校田径队的孩子们奔跑在乡间田野,开启了一场速度与的逐梦之旅。
西店中学地处偏远乡村。此前办学条件落后,在校生只有100多人。在那片曾经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土地上,他和学生用双手和汗水,开辟出一条通往梦想的跑道——一条不足170米的圆形跑道。由于缺少专门的田径训练器材,他们就地取材,废旧轮胎变阻力带,水泥石块当杠铃,人背人进行力量训练,砖头成标志墩……过往的一幕幕,成为他们为追梦勇往直前的生动写照。
在张国栋的耐心指导下,李亚轩、赵雪晴、郭家丽等一批批学生成长为颇具潜力的体育人才。这背后,是张国栋因材施教、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训练方案所付出的心血。
训练场上他是严格的老师,生活中他是孩子们的“大家长”。为了提升田径队的训练效率与营养保障,他主动肩负起孩子们的日常饮食。为了保证孩子们营养全面,他每顿饭都要做6个菜,把自己练成了手艺不错的“大厨”。白天,他带着孩子们训练,晚上给孩子们做饭,“以校为家”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现在的西店中学有了食堂,操场也修建起塑胶跑道。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他将继续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做教师中的“酷跑者”,做带领孩子们强健体魄的“追梦人”!
在湖南省湘乡市壶天镇日新学校,一块不完整的篮球场地,见证了黄超与孩子们对体育梦想的执着追求。黄超坚守乡村教育20余载,用智慧与爱心,为孩子们点亮体育之光。
2020年,黄超携手湖南湘成俱乐部,将28名四川大凉山彝族孩子带出大山,用足球点亮通向未来的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足球小将们迅速成长,连续两年获湖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一等奖、第十届舒莱狮·海西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等一系列奖项。黄超荣获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宣传突出贡献奖。
黄超深知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他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还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孩子们筹集助学资金,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勇敢追梦。
他创新性地提出“3+1”教育模式,让这所农村学校焕发出新的光彩。2023年,该校女足参加“科勒敢创未来之星”武汉赛区比赛,黄超邀请足坛名将浦玮为孩子们作赛前指导,让孩子们惊喜而兴奋。作为学习型教师,黄超不断提升自我,他组建的学习团队获省级荣誉称号,主持的课题获市级科研先进称号。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教育贡献着光和热。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作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校体育教师的王禹,驻守乡村十余载,始终践行初心。他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为学生们浇冰场、画场地,推广冰雪特色体育课程。他在平凡中坚守体育教师岗位,无论严寒酷暑,在学校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他和学生训练的身影。
小溪(化名)是男子足球队的首发门将。3年前,他还是一个“问题学生”,在学校常打架,不愿意学习,身边的同学渐渐地疏远了他。细心的王禹注意到了这个孩子,那段时间进行足球队训练时,他总能发现,场边有一个小脑袋,原来是小溪趴在球场边,透过栅栏缝偷偷观看他们训练。看到小溪对足球感兴趣,王禹邀请他参加足球训练。绿茵场上,一踢就是3年,小溪变得自信、开朗起来,学会了关心照顾同学。看到孩子们的改变和成长,王禹感到这是自己最大的成就。
十年蜕变,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校成为哈尔滨市农村义务教育联盟式发展牵头学校,引领所在区县10所不同地域农村学校共同发展,培养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现在的王禹仍坚持每周到100公里外的农村学校进行体育援教,为体育工作薄弱的乡村学校带来更专业丰富的体育课程。
三代为师,育桃李满天下;一生从教,传家风志报国。王禹老师扎根在乡村沃野,传承祖辈、父辈“教育报国、诲人不倦”的优良家风,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青年力量。
自治区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小学,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雪域高原。在这个偏远的乡村学校里,有一位名叫罗松邓增的体育教师,他用自己的热情和坚持,为高原的孩子们点亮体育梦想之光。
初到门巴乡时,看到学校简陋的操场和屈指可数的体育器材,罗松邓增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当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眼睛时,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高原的孩子们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他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动手改善操场条件,填平坑洼,清除杂草,还利用当地材料自制了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器材,让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
高海拔地区的艰苦环境和相对落后的条件,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挑战。罗松邓增有时也会感到身体不适,但他总是精神饱满地站在学生面前。他给自己打气说:“孩子们能坚持,我也能坚持,我要给他们树立榜样。”课余时间,他走进学生宿舍,和孩子们谈心、聊天,他希望通过体育让高原的孩子们更加健康、自信和开朗。为了提升教学水平,他时常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2019年他受邀登上CCTV5专访栏目,展现了一位青年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风采与担当。
多年来,罗松邓增像一颗坚韧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这片高原土地上,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乡村体育教育。
1999年,19岁的王斌从贵州省体育运动学校毕业,带着专业特长进入贵州省盘州市乌蒙镇中学,自此他和这群山里娃娃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他深知,山区孩子要想在体育上取得成绩非常困难,学校条件差、训练设施落后,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针对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初中学生的体育训练模式,从示范动作到动作的分解,他都手把手地教。每天天刚亮,他已陪着孩子们开始训练了。
为了给上学路途遥远的学生节省时间和精力,他把孩子们叫到自己家里,提供吃住,还自费为学生购买运动服和运动鞋……在他的坚持下,学校体育训练队从4人发展到60多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训练,学校向普通高中、体校、体工队、清华大学输送了上百名优秀运动员,学生们参加国际、全国、省、市、县各级体育比赛,屡获佳绩,荣获国家、省、市、县40余项团体奖项。
学生牛丽华2023年获成都世界大会女子半程马拉松团体银牌;学生李翔获WBO(世界拳击组织)108磅世界青年金腰带;学生郭中端2021年被选到国家队训练,现在回到贵州省体工队训练;获得全国散打冠军的何港……这些学生都成为他的骄傲。
李超群是一名95后。2017年7月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辽宁省彰武县苇子沟镇,在一所九年制学校任教。
2023年,他与CBA辽宁队主教练杨鸣一起参加《闪耀吧少年》综艺节目录制,为家乡彰武县苇子沟镇进行推广。2024年,他参加综艺片《这就是灌篮》第六季的节目录制,与杨鸣、赵继伟等篮球明星同台竞技,宣传家乡的篮球文化。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他深知体育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体育课堂上,他和学生一起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在训练中互助共进。作为阜新市篮球界的佼佼者,他多次代表阜新市参加省级乃至全国的篮球比赛,带领苇子沟镇代表队在2023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中夺得辽宁省总冠军。
在校内,他主抓篮球队训练与比赛活动,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严谨的比赛态度,培养了一支支优秀的青年篮球队伍。他组建的校篮球队多次在县区、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他以篮球为桥梁,连接起教育与体育、个人与集体、现在与未来的广阔天地,他希望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切实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力量和价值所在。
2012年,苏刊怀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农村孩子的关爱,进入辽宁省抚顺县后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当时学校没有体育教师,她一人教初中部近300名学生的体育课。
苏刊始终坚信,体育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塑造和健康生活理念的培养。为了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健康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方案,取得成效。她教授的“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课获东北三省一区二等奖;“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获得辽宁省一等优秀课。2021年,在辽宁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中,她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团队一等奖。
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苏刊格外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苏刊总是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鼓励,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帮助他们逐步提高体能素质。她帮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压力,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和勇气。
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接触新兴体育运动,她在乡村学校开设健美操课程,耐心教学、课余辅导,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健美操,在乡村土地上绽放出亮丽的体育之花。
2021年,从海南师范大学毕业的金家羿回到家乡,怀着满腔热情,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计划。两年的支教结束后,他选择留在家乡继续为乡村教育发光发热。
山东省庆云县崔口镇初级中学位于山东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是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这所乡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的体育器材很多是多年前留下来的“老物件”。
1999年出生的金家羿,是学校仅有的一名专职体育教师,在完成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他积极改善教学训练环境。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力量训练的杠铃,金家羿让学生互相扛着做深蹲;沙坑年久失修,他就利用周末时间修补,再运来沙子填;没有跨栏架,他就买来几根长水管和转换头,裁剪拼接成简易版的“跨栏架”;他还自费购买了标志杆、标志桶、足球、篮球、排球等,供学生们练习使用……他克服困难,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喜欢上体育课,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作为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年轻的金家羿用一颗赤诚之心,为热爱注入力量,为理想夜以继日,在乡村土地上默默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面对孤独症儿童小唐,他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耐心与智慧,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走进小唐的内心世界。每当小唐出现不寻常行为,雷老师总能找到他内心中的那份纯真与渴望,用温柔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给予他坚实的支持。
雷祥长巧妙地运用“游戏引导法”,将枯燥的训练融入丰富多彩的游戏之中。他耐心地陪伴小唐,从简单的拍手游戏开始,一步步引导他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在雷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小唐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尝试与人交往,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升。
在这所特殊教育学校,总能看到雷祥长忙碌不停的身影。很多像小唐这样的孩子,都得到雷祥长和学校老师的爱护和帮助。他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一名特教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用爱与智慧,点亮特殊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2023年2月28日7时30分,在江西省上栗县长平乡流江学校,黄镇像往常一样进教室辅导学生作业。
7时47分,一名学生跑到讲台上报告说,有同学被糖卡住了,只见这名同学脸涨得通红,呼吸困难,不停用双手抓住颈部拍打,此时已无法说话。黄老师判断该学生气道被异物卡住了,如果不及时救治,很可能危及生命。黄镇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他操作规范,几秒钟后,这名学生把糖和早饭都吐了出来,终于脱离了危险。
由于当地学校师资力量不足,黄镇不仅承担体育教学,还承担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边远山区,面对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挑战,他不等不靠,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成的台阶、楼梯、绳梯等,打造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课内容。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就感。
作为班主任,黄镇不仅是这群孩子的老师,还是“父母”。班上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黄镇每天很早就来到教室,关心学生的生活。教学之余,作为灯塔计划志愿教师,黄镇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走访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成绩。在这所乡村学校,他用汗水和坚持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