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j9九游会备用网站没在长安街骑行过算什么帝都潮人

2024-02-22 02:16: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j9九游会备用网站没在长安街骑行过算什么帝都潮人哪怕是最懒的骑行人士,在最近的骑行风潮刺激下,也开始擦擦自行车上的灰,周末从长安街一路到首钢大桥。

  过去的长安街挤满了戴着红帽子的旅行团和各种游客,如今的长安街同样拥挤,只不过变成了下班了出来骑车放风的打工人。

  不管是尊贵的共享单车包月用户,还是一个车轮子就五位数的中产贵族,他们在骑行这件事上,可以说是一样的快乐。

  打开小红书搜索“骑行”,相关笔记已经达到了101万条。不是晒骑行装备,就是小众骑行路线分享。

  就以北京为例,原来被人爱搭不理的偏远昌平,在骑行热下也成了郊区热门目的地,回龙观的自行车高速路和42公里绿道上,天天都是骑行人的身影。

  成都也不例外,最长200公里的天府绿道,被网友调侃上面有三分之一的成都人,骑行天府绿道也成了“新成都铁人三项”中的一项。

  热门的骑行路线搜索热度也在蹭蹭上涨,托运自行车去参加环青海湖骑行、抚仙湖环湖骑行、环洱海骑行、川藏线,才是骑行人的小目标。

  上一次自行车的高光时刻还是在共享单车崛起的那几年,小黄车大战小橙车,虽然红火,但到底是共享经济。

  这一次自行车的重新爆红,直接带动的是个人的购买以及整个行业的水涨船高,甚至在很多城市的自行车专营店里,订单都已经排到明年年底了。

  据某自行车品牌销售门店店长介绍,“今年基本上没有能拿到现货的订单,目前已经排到2023年、2024年了”。

  大部分人对骑行这项运动并没有概念,甚至以为骑行就是骑自行车,但骑共享单车上下班和像风一样自由的骑行,根本就是两回事。

  值得一提的是,代步自行车都涨价了。年少无知的上流君曾准备入手自行车代步,原本预算1000元以内,结果看了一圈才发现,迪卡侬1500元原来是普通自行车入门价格。

  而骑行大多指的是运动款自行车,也就是公路车、山地车这些,3000块可能刚好够买一台低档自行车。

  这类车的价格不仅远远高于一般自行车,更高于大部分的电动自行车,一辆1万块的电动自行车可以算是豪华至极了,但这个价格在公路自行车面前,只能说虽然不错,但还有提升的空间。

  3000元-7000元的自行车价格是大众比较能够接受的主流车型,大部分的品牌基本都会有这个价位的公路车,比如迪卡侬、捷安特、美利达等。

  著名公路车品牌TREK的主流车型价格集中在5000-7000和1万出头这两档,但它的高端车价格可以与一辆汽车相当。

  所以对于骑行这个爱好来说,3000勉强满足基础需求,万元只能说是入坑,小几万的那叫上头,大十几万的那才能叫殿堂级发烧友。

  从骑行速度来看,普通自行车的车速基本靠脚踩,如果没有装变速和避震装置,即使在车况和人力发挥到极限的情况下,都无法超越四个轮子的车,能骑到25KM/h的自行车就已经很快了。

  尤其在专业的骑行比赛上,骑手们飙出70KM/h左右的短时速度是赛场上非常常见的,如果是下坡,这个速度甚至能上升到100KM/h以上。

  作为参考,我国大部分高铁的营运速度是350KM/h,296公里这个时速,不说追上高铁,也可以与动车媲美了。

  而且普通的自行车骑行和专业骑行的衡量单位也不同,前者骑个10公里通勤就很累了,但在后者的领域里,100km—300km的骑行通通叫短途骑行J9九游会首页入口

  然而实际上,就连杯架都要特制的,贵的杯架价格甚至足以购买两辆普通自行车了,定制的杯架那更是上不封顶。

  专业人士甚至会搜索骑行者的骑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比如惯用的骑车姿势,以及个人的身体数据(腿长、胯高、肩宽、臂长)等等,为骑行者定制自己独一无二的专属车辆,做到真正的人车合一。

  更不用说每年固定投入的自行车保养费用了,如果只是为了追风,大可以选择租一辆山地车和朋友们来一场近郊出行,但以目前骑行这个火热势头,租车的号码牌恐怕也排到国庆假期了。

  尽管周末骑行百余公里这项运动听上去有些许自苦,但话又说回来,正所谓“找乐子”是大众文化的集体低级趣味,“自苦”才是新中产信奉的高级消费主义。

  比起三大球、三小球这些传统的运动项目,现在流行的滑雪、射箭、桨板、骑行都是具备一定入门门槛的运动。

  球类运动虽然也有对于专业运动场地的要求,但价格却十分接地气,学习成本也不高,在穿戴设备上几乎没有要求,羽毛球甚至可以无视场地,下楼随便找块空地就能随时锻炼。

  而如今时兴的中产运动们,不止有对场地的要求,在入门的穿戴设备价格和教学进阶上,成本就已经远远超过前者一大截了。

  这也使得很多许多专业性较高的体验性运动热度高涨,譬如滑翔伞、热气球等运动,很多人将这些运动视为“去土耳其”的代餐。

  以及三亚的冲浪、帆船等运动,这些在国外旅游时必打卡的体验性项目,都成为国内一种引领新风尚的运动项目,变身中产阶级热捧的网红运动。

  更何况骑行、滑翔、桨板这些运动,还自带绿色、健康的高级滤镜,以及潮酷随性的生活态度,直接把当代年轻人的心态狠狠地拿捏了。

  不管是在桨板上看似轻松地摆出瑜伽姿势(实际很用力),还是一身骑行服追逐日落,发在朋友圈那就是今夏潮人的标配,随随便便就凹出了自在随运动的形象。

  比起露营还要搭帐篷准备一堆食材的复杂操作,骑行显得简单高效多了。跨上自行车就走,一路欣赏风景,骑车久了还可能进入冥想状态。

  骑行比繁复的露营更容易彰显生活态度,比单纯的旅行更凸显品味,比苦行僧一样的跑步又来得更有趣。

  2022年了,疫情进入第三年,我们见证了野餐、露营、桨板、飞盘、骑行等走入主流的过程,这是被限制自由的人类花式折腾的结果。从陆地到水面,从室内到户外,也许这些尝试最后仍会昙花一现,但生命嘛,就在于折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上流”(ID:heyupflow),作者:钟亦可,编辑:豌豆,36氪经授权发布。

  “我相信我们的产品还有更大的发展,也会有大量的销售。(消费者)买我们的车,也会带动我们车的零部件(销量增长)。”

搜索